24小时服务热线:13671843966
  • 1
  • 2
  • 3
你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我国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研究

自1978年广东省签订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后,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由此开始,并逐渐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贸易方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连续多年占据外贸进出口值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在优化结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凸显。2012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加工贸易发展”的相关文件;5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 —2020年)》,其中对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即:将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点放在科学技术、自主品牌创建、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四大领域,加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达到国际分工新定位的客观需要。

一、我国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的特点
1. 民营企业是主体
民营企业入世10年来呈跑步发展模式。2001年开始,我国纺织品出口大部分类别和服装部分类别的配额量大幅增加或取消配额限制。同时国内对纺织品服装配额的管制实施了业绩分配和有偿招标制,相比以前的分配制对民营企业而言有了较多的出口和公平竞争的机遇。到200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1 152.1亿元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其中,民营企业出口414.5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6.23倍。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到期,全球进入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时代,部分服装限制类别实施较宽松的总量限制及配额管理。到2008年,民营企业纺织品服装出口较2005年增长了115.4%,民营企业的地位又得到了加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随之萎缩,但在2010年后恢复了20%以上的增长,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超过50%,牢牢确立了主力军地位。到现在为止,纺织品服装行业已经完全市场化,虽然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等诸多压力,但民营企业作为具活力的代表,在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地位还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表 1 为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生产企业的类型对比。
2. 增值率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结构的逐步优化和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增值率逐年攀升。2001 — 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加工贸易增值率以年均10.1%的速度保持增长,2012年达到218.4%。从加工贸易总体增值率的变动情况可发现,虽然两者的总体趋势均呈递增态势,但我国加工贸易总体增值率起伏波动较大,近 3 年来才趋于稳定,而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增值率多年来始终呈现大幅上升态势。由此可见,我国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已经逐渐走出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国内产业链在加长,纺织品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所提升。
3. 贸易国别有明显倾向
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至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占出口总量的44.8%,其中欧盟占比18.4%,美国15.6%,日本10.8%。根据各国海关统计,2012年美国市场来自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份额为39.2%,较2011年增长0.2个百分点;欧盟市场来自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占比40.3%;而日本市场上来自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份额为73.2%。以上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出口区域过于集中。表 2 为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三、我国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价值链长期处于低端环节,产品增值率低,产业链短,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格局难以打破,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低,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工贸易出口导向型政策造成巨额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在中央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下,加工贸易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低层次、低水平、低增值,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1. 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不足
(1)研发经费不足。“重引进,轻吸收”是我国纺织服装技术引进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国家工业普查结果显示,201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3%,服装企业仅达0.16%,与国际纺织服装业研发投入强度5%相差甚远。我国纺织服装业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比例是1∶0.08,日本、韩国达1∶5 ~ 1∶8。对2011年竞争力参评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研发人员只占企业总人数的2%,而发达国家达到9%。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研发力量薄弱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加之各种体制问题的制约,致使企业研发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2)核心技术匮乏。我国纺织服装长期以劳动力资源优势作为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在国际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环节,很难对提升国内产业水平发挥积极作用。2013年世界500强名单中,我国有35家企业榜上有名,却没有一家属于制造业,也没有一家与纺织服装有关的企业。
(3)技术装备落后。我国纺织服装设备拥有率低,不但缺乏开发新产品能力,而且难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我国80%以上的技术改造投资用来引进技术、设备,而用于获得专利使用许可、售后服务及咨询的费用仅分别占9%、5%和3%。比如,全行业自动络筒机占有率为30%,而发达国家接近100%;无梭织机占有率为1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40%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20%的水平。
2. 对内资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内资企业迅速适应了跨国公司的需求,形成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供应能力。而在我国,承载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民营企业则因诸多束缚尚未成长起来,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资源配置和人员流动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造成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外溢被压抑,纺织服装经济通过加工贸易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
3. 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是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大本营。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聚集了全国3/4的纺织企业、近80%的销售产值,成为全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体。表 3 为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生产省市。在长三角地区注册登记的16万家纺织企业,占全国纺织服装业1/3的生产能力和1/4的服装品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55个纺织服装品牌,有35个来自长三角地区,包括杉杉、雅戈尔、罗蒙、红豆、雅鹿等。
4. 成本优势弱化,竞争力下降
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势,容易彰显产业成绩,但也非常脆弱。
(1)劳动力成本上升。2007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用工成本上涨迅速。据统计,2012年行业用工成本比上年上升12.6%,占纺织服装生产成本的20%以上。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投资商开始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土耳其、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其中,越南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已成为美国第二大服装进口国,而土耳其也在不断蚕食我国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尽管这些后起之秀尚未影响我国作为世界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和生产国的地位,但已经夺走了相当数量的市场份额,全球纺织服装生产中心开始出现转移险象。
(2)土地成本激增。我国自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以来,土地价格上涨迅速,部分城市的土地价格成倍增长。纺织服装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土地成本上升的困境。我国工业用地价格从2005年的每亩单价32.8万元上涨到2011年的43.46万元,部分产业集群地增幅更为突出,如杭州萧山区的工业用地单价已飙升到高每亩80万元左右。
5. 加工贸易相关政策尚不完善
由于加工贸易在促进出口、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我国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诸多政策措施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软硬件设施和经营环境,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加工贸易优惠政策也存在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负面因素。
(1)地方政府竞相制定优惠的引资让利政策,容易形成地方间的恶性竞争,对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2)加工贸易运转中存在一系列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生矛盾的政策因素。如深加工结转业务是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增长的结果,有利于提高附加值,但当前我国对跨关区深加工结转业务的监管办法十分繁琐,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出口退税政策对境内结转的上游企业不实施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时间长,周转环节多,深加工结转“先征后退”,手续繁琐。
(4)长期以来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使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欧美等国不断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产品安全投诉和技术使用权调查等,据统计,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
6. 国际依存度高
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国际市场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贸易格局造成对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大障碍。美国作为全球转口贸易的大贸易国之一,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持续走弱不仅打击了国内消费者信心,也无可避免地拉低了全球经济走势。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指出:“美国金融危机扩散对中国纺织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美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萎缩,二是造成全球市场的萎缩。”由于欧洲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过度依赖,德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萎缩、消费者需求不足的现象。
“中国制造威胁论”导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国不顾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贸易保护。为了转移矛盾,隐蔽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有利工具。入世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迎来井喷发展,但在骄人数字的背后,贸易摩擦争端不断。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技术检验检疫标准,因而各进口国都依据本国标准和法规对中国进口产品加以限制。由于检验标准和法规可以随时更改添加,技术性贸易壁垒实在是防不胜防,高昂的检疫认证费也成为中国出口企业的巨大包袱。

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和不断延伸的结果。随着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分解和重新配置,产业内不同价值链环节或增值活动的分工,逐渐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加工贸易成为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重要途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品结构的转型。加工贸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的简单产品向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更高端的产品转型。
(2)经营主体的转型。改变加工贸易由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鼓励更多的内资企业参与世界分工,由加工贸易外资主导型向内资外资并重发展转变。
(3)地区结构的转型。改变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严重不平衡局面,鼓励加工贸易形成梯度转移和平衡发展。
(4)价值链的升级。加工贸易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更多地把握战略性环节和增值活动并营造出自己的生产网络体系,从生产到营销、设计,从简单装配到OEM(原始设备制造)再到ODM(原始设计制造)、OBM(原始品牌制造)升级。
(5)企业能力的升级。加工贸易企业逐渐转向采用更高效率的生产方法,不断提高技术与管理能力,从传统制造到CAD(计算机辅助制造)升级。
(6)企业网络地位的升级。加工贸易企业在网络中的角色逐渐向更高层次攀升,不断提高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控制力,从低层次供应商到高层次供应商再到合同制造商和品牌领导者。
(7)关联与外溢效应升级。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国内生产网络的建立与延伸,向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员工流动等途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

五、国外纺织服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
米兰产业升级改变了意大利作为法国服装加工国的地位,纽约改革创新使美国从欧洲时装的大买家转变为世界时尚中心,而巴黎整体战略维护了法国“时尚帝国”的地位。中国作为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在品牌营销上比不过欧美,人力资源上逊于越南、老挝和印度,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我国纺织服装要成功转型,需要从典型国家和地区学习成功经验,寻找到自身加工贸易的转型点。
台湾地区从技术端形成蜕变。20多年前,台湾纺织业转型时曾被唱衰,但到2012年台湾每赚进 3 元外汇,就有 1元靠纺织,其卖点是功能性面料,其纺织业者研究出了轻、暖、排汗、防火、防寒、防紫外线等种类的功能性产品。的“聚落模式”,保持强大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美国从品牌端找到支点。在中国,耐克和肯德基一样家喻户晓。同样一件衣服,贴上耐克的商标,价值立刻蹿升,这就是实力。
西班牙得益于资源整合。西班牙有世界排名的服装集团lnditex,之所以全球是因为有ZARA。方圆200英里的生产基地,集中了20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500家代工的终端厂。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它耗资几十亿欧元构建了一个战略核心,实现了“快速、少量、多款”的市场战略,引导着个性化服装潮流。
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在成长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创新并逐见成效。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的“GEZELIA ”(佳思丽)女装品牌引进日本高档女装生产工艺技术,采用法国版型,使该品牌在精致中带有浓郁的法国时尚,面料全部采用“阳光”功能型高档时尚面料。该品牌年产量达50万套,全部出口日本。上海丝绸集团为我国大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年出口额达 6 亿美元,拥有研发、生产、技术、测试的全流程,旗下LILI品牌已在58个国家注册。自2002年成立品牌发展公司以来,LILY借鉴国际知名公司模式,建立融面料设计、服装设计、制版、测试、生产、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外贸供应链。2004进军欧盟市场,2005年打入中东市场,借助培育品牌获得了丰厚利润,真正做到了由贴牌生产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型。

六、纺织服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警惕产能过剩
发达国家有庞大的市场调研队伍,所有决策依据都是根据市场反馈做出的。如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对美国和世界各地服装、家纺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等定期进行翔实分析和科学预测。美欧市场的调查表明,功能性产品虽然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但约占市场总需求量的4% ~5%。调查表明,功能性产品的投入,需控制一定比例,否则会供过于求。这种详细的市场调查,恰是我国纺织服装企
业欠缺的。
2. 避免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创新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大范围、深层次的社会协作分工。目前我国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较差,还未形成产学研之间、上下游之间、产业链之间的集成创新体系。在产业集群内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还不完善,产业集群内分工不明确、产品趋同现象严重,迫使企业在生产原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等方面尽量缩减,影响产品质量提高和创新发展,造成恶性竞争。
3. 避免“产业空心化”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在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城市,产业结构在一定发展阶段会出现一种趋势: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性产业部分的比重远超过物质生产部分的比重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避免“产业空心化”,高层面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

七、中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在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外需下降等多重压力下,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正站在提档升级的十字路口。
1. 构建指向型体系
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结构主要是建立在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承接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充当“劳工”角色。事实表明,在这种贸易格局中获得的收益极其有限。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从而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为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转型指明了方向,即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和规模优势,并逐渐走自创品牌和自行营销的道路;优化技术创新加工贸易的配套环境,改善技术创新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2. 推动区域转移和协调发展
对于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虽然东部依然是重点,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以及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加工不断上涨,招工用工难等因素,东部的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向西部转移。生产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能源及劳动力成本优势,与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2012年,我国五大省市的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 092.9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的73.2%。与以往不同的是,拉动出口实现增长的不再是东部沿海地区。浙江、广东、上海和山东的出口全部呈下降趋势,江苏也仅增长0.8%,对整体出口形成正拉动的地区转至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出口累计实现15%的增长,安徽和江西尤为突出,分别增长41.4%和17.5%;西部省区出口增长22.4%,其中为突出的是广西,增幅达91.6%。从出口份额上来看,东部省市所占出口份额从2011年的87.5%降至2012年的85.6%,而中、西部分别比2011年扩大了0.7%和1.3%。东部地区的服装产业集群整体西进已成大趋势。
3. 拓展业务纵深发展
我国纺织服装业必须由依靠产品数量和低成本的扩长模式逐步转向依靠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积极进行体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服装加工贸易仍被“锁定”在全球服装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在于加工贸易环节存在“技术资源缺口”和“营销资源缺口”。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强我国服装加工贸易既有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本身欠缺的关键性资源能力,推动加工贸易从贴牌生产提升到原始设计商,进而与世界级买主建立互惠互依的GLM伙伴关系,再由合作中奠定全球营运的规模条件与管理能力,后扩张至代工厂经营自主品牌。只有占领了品牌和渠道这两个制高点,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掌握定价权,继续把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作为扩大出口的主攻方向,才能摆脱低端加工贸易的束缚。
4. 实施创新管理模式
法国女装协会主席曾表示:“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有设计优势,但只有形象没有营业额,因为企业规模小。中国的企业规模大,但有营业额没有形象。双方应该互补。”跨国公司理论说明以低工资水平为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将导致经济贫困化增长。标准化阶段的加工贸易还导致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粗放式增长,也是贸易条件、贸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廉价劳动力不能打造竞争力。
创新应该涵盖并且扩张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甚至观念的创新。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致力于高科技、新型纤维的开发与生产,尽管产量增长缓慢,但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我国在产业创新方面正在力求突破,如恒力化纤提出的“金字塔产品开发模式”,三级开发对应 3 类不同规模的产品;雅戈尔提出新产品开发周期创新模式,即新产品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策略、规划、开发机制和技术支撑等,把握新产品开发周期创新;还有山东南山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企业在澳大利亚自有牧场可以保证充足的羊毛供应,除了原有毛纺织的加工能力,还延伸到终端 4 个品牌,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模式。